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工業時代的電力,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科技競爭的新焦點。
隨著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各地加緊建設布局,引進大型數據中心落地,不斷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作為“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的樣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自去年5月10日正式上線以來,備受行業的關注。這座神秘的“智能大腦”給城市帶來哪些改變?又將如何更好地服務“東數西算”?近日,記者走進了位于成都高新-郫都合作共建區成都智算中心。

簽約不斷 多個重磅項目落地
開局謀新篇,踏上新征程。新年伊始,成都智算中心便傳來好消息。1月11日,在昇騰生態合作伙伴峰會暨昇騰AI創新大賽四川賽區閉幕式活動中,成都智算中心與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網絡安全領域重點科研項目“蓉城·白澤”、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他生態伙伴——AI數字員工產業聯合創新體分別簽約,同時,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都智算中心聯合實驗室、可視化計算與虛擬現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智算中心聯合實驗室授牌。

這些項目簽約后,將主要在哪些方面開展攻關?又將如何更好地服務“東數西算”?
“成都智算中心與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達成合作意向,基于主動網絡安全體系,構建網絡安全大模型——蓉城·白澤,助力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推進網絡安全大模型的產業落地應用。”成都智算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是指去年5月獲工信部批復的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成渝)。
當前,成都正圍繞“創新、服務、制造、應用”四位一體統籌布局,加快建設成渝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成都“一城四園”,培育打造國家級網絡安全戰略支撐和領軍人才培育基地、國家網絡安全高端研發和運營服務基地、國家“網絡安全+先進制造”融合創新示范基地和國家網絡安全應用高端產業集聚示范基地。

“蓉城·白澤”項目目前就加密流量通信數據中存在的復雜環境因素進行了系統性研究,構建了基于主動數據采集與靶向掩碼分析的加密數據分析框架,實現了靶向加密流量定向行為分析能力,后續將進一步針對目前網絡安全防御與處置中存在的數據規模量大、分析周期長、響應處置成本高等問題,開展網絡安全大模型技術研究。
據了解,基于澎湃的算力資源,成都智算中心還與可視化計算與虛擬現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及其4家生態伙伴簽約,聚焦智慧醫療、智慧辦公方向等應用場景,加速行業智能化轉型,建設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聚集企業,實現集約化發展。

算力賦能 助推產業“建圈強鏈”
當前,成都在推進產業建圈強鏈上加力提效。為更好地把握“東數西算”戰略機遇,推進算力產業建圈強鏈,成都智算中心以算力賦能,推進產業建圈強鏈。排列整齊的機柜,交替閃爍的服務器指示燈,在成都智算中心的機房,這個強大的算力“底座”正高速運轉。記者了解到,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后,已正式接入“中國算力網”布局,最終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版圖中,與其他數據中心項目一道實現算力、數據和生態的匯聚與共享,共同服務支撐國家“數字經濟”“東數西算”重大戰略。

眾所周知,成都智算中心包含“一中心、三平臺”,“一中心”即“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三平臺”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城市智腦平臺、科研創新平臺。據成都智算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的人工智能算力平臺采用的是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的AI集群。

截至目前,成都智算中心已與近70家合作伙伴簽署《算力服務意向協議》,加速推進企業業務的技術遷移適配。聯合近90家企業累計完成184余個昇騰生態相關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多家科研機構以及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高校聯合孵化空天信息智能解譯領域的多模態多任務模型——“空天·靈眸”、新一代短臨氣象預報基礎模型——“蓉城·夔牛”、首個動物特征識別基礎模型——“蓉城·熊貓”等科研創新大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臺還成功入選2022年四川省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成都智算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成都智算中心將充分發揮成都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場景多元和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以昇騰全棧AI軟硬件技術為軸心打通成都產業鏈上下游,在區域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記者 劉小莉
圖片 孫浩 劉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