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754gl"><acronym id="754gl"></acronym></button>
    <rp id="754gl"><object id="754gl"><blockquote id="754gl"></blockquote></object></rp>
    <rp id="754gl"><object id="754gl"><input id="754gl"></input></object></rp>
    <dd id="754gl"></dd>

    5G行業_5G賦能_千行百業_5G賦能_無所不能 網上高新區_云上科技園 科技商圈_創業大街_商貿圣地_云上商圈_信息共享  網上石牌村_云上華強北 科技園區_企業宣傳_產品推廣_招商招投_服務共享 網上三好街_云上中關村 科所院校_院校宣傳_專業推介_成果展示_校企合作 網上科技展_云上博覽會 網上太升路_云上磨子橋
    推廣 熱搜: 粵海街道科技園  硅谷電腦城  ??低?/a>  張江高科技園區  安防監控  時代數碼大廈  中關村BD  佳能  網上太升路  東湖開發區  @世界  e人e本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司云庫 » 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松山湖高新區位于東莞地理幾何中心,坐落于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腹地,南鄰香港、深圳,北靠廣州,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核心創新平臺,目前在全國高新區的綜合排名第21位。

      一、發展歷程

      從創立至今,園區發展主要經歷如下四個階段:一是初創發展階段。2001年,東莞市提前謀劃發展模式轉型和創新,提出開發建設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規劃控制面積72平方公里。2006年,東莞市作出了整合東部快速路沿線寮步、橫瀝等六鎮匯合處土地的決策,開發建設東莞生態產業園,規劃控制面積31平方公里。二是加速發展階段。2010年9月松山湖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1年生態園成為廣東省首批省級循環經濟工業園區,2013年獲批建設國家生態示范工業園區。三是統籌發展階段。2014年12月,東莞市決定將松山湖高新區、東莞生態園合并,實行統籌發展。2015年9月,園區成功入圍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初步確定“1+2+N”(一軸線+兩核心+周邊鎮)空間布局。2017年3月,松山湖與石龍、寮步、大嶺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邊六鎮組成松山湖片區,率先拉開東莞市園區統籌組團發展帷幕。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松山湖科學城和位于企石鎮的東部工業園也被納入園區統籌范圍。2019年4月,東莞市啟動通過強化功能區統籌優化市直管鎮體制改革,松山湖功能區在原來松山湖片區“1+6”基礎上,增加橫瀝、東坑、企石等三個鎮,統籌發展功能區范圍內“一園九鎮”發展規劃、區域開發、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和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五大領域工作。四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展階段。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學城正式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2020年9月,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圍繞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個定位,舉全市之力將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松山湖高新區_松山湖園區

      二、發展現狀

     ?。ㄒ唬┲卮笃脚_建設聚焦發力。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規劃建設90.5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學城,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復同意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片區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主體,定位為重大設施平臺等創新資源集中承載區,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布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落戶松山湖科學城,計劃2021年動工建設。東部工業園各項規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ǘ﹦撔沦Y源要素加速集聚。一流平臺、一流企業、一流機構、一流大學、一流人才等“五個一流”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發展態勢初步形成。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0家、新型研發機構30家、國家級孵化器14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9個。規上企業研發中心覆蓋率57.47%,R&D占GDP的比例為9.46%。各類人才突破9.9萬名;擁有雙聘院士12名,另有33名院士通過項目合作等特聘方式在園區開展科研工作;國家級人才65人;省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03名;市特色人才277名,占全市62%;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25個,占全市69.4%;東莞市創新科研團隊23個,占全市57.1%。

     ?。ㄈ┊a業經濟體系日益完備。做大做強做全信息技術產業,聚集了華為終端、華貝電子、生益科技、普聯技術、歌爾智能等一批龍頭企業。重點拓展生物產業,引進了東陽光、紅珊瑚藥業、菲鵬生物、眾生藥業、博奧木華等生物產業企業,集聚各類生物技術企業超過300家。大力推進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引進匯川科技、拓斯達等一批代表企業,形成了以機器人系統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業和智能裝備企業為主體的機器人產業集群。深入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擁有規上新材料產業企業23家,新引進新能源鋰離子電池封裝、高斯寶電氣、華潤電力分布式能源等項目。目前園區工商注冊各類市場主體達11389戶,其中企業占比90.41%。擁有上市企業4家,上市后備企業達34家,居全市首位。

     ?。ㄋ模┕δ軈^統籌深入推進。功能區統籌“四梁八柱”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發展規劃、區域開發、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建設、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等“五大領域”統籌有力推進,科技產業、公共交通、政務服務一體化步伐加快。順利承接市級下放事權165項,行政審批效率平均提速12%。積極構建“園區聚焦基礎研發、九鎮承接落地轉化”的產業分工格局,園區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2019年功能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26.6%,同比增長8%。

     ?。ㄎ澹┏鞘熊泴嵙Τ掷m增強。華為開發者大會連續兩屆在松山湖舉辦,連續兩屆作為亞馬暨莞馬終點站。成功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入選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一批“國字號”牌子落入園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被列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成為全省首批10個“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之一。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投入運營,將打造國際化、年輕化、智能化、生態化的“創新創業不夜城”。

     ?。┏鞘协h境品質不斷提升。擁有8平方公里湖面、6.5平方公里濕地,綠化覆蓋率超過60%,在2019年度“潔凈東莞指數測評”總榜單中位列榜首。聚集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從幼兒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鏈條。東華醫院松山湖院區正式開業,建成“一中心多站點”社區醫療衛生體系。加快推進北部TOD、松山湖中心站TID、南部城市復合中心等產業融合功能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更新時間:2021年8月9日)


     
     
    更多推薦產品
     
     
    網站首頁  |  關于網站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展位宣傳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蜀ICP備12021778號-1
     
    亚洲a片在线视频打飞机,天堂人妻中文字幕首页,日本韩国一级a片碰碰碰视频,天天日天天操av
  • <button id="754gl"><acronym id="754gl"></acronym></button>
    <rp id="754gl"><object id="754gl"><blockquote id="754gl"></blockquote></object></rp>
    <rp id="754gl"><object id="754gl"><input id="754gl"></input></object></rp>
    <dd id="754gl"></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