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主任李國慶主持發布了遙感國創云NIC4Earth首批20PB公益性存儲資源開放申請,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華錄”)董事長林擁軍、副總裁牛川共同參與發布。

遙感國創云NIC4Earth是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易華錄共同建立的國家級領域大數據信息基礎設施。該設施立足于“國資云”構建,旨在形成統一的國家遙感數據公共存儲環境,堅持公益性原則,破解各數據管理和應用單位長期面臨的超大規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設施升級頻繁、運維成本高昂、信息安全控制、存算傳一體化等難題,為我國規模以上的民用衛星機構、商業衛星機構、航空與無人機遙感機構和新型空天信息數據機構等提供公益性的超大規模信息設施服務,在保障數據來源單位的數據權益前提下,通過提高我國對地觀測數據的集約化程度,為互聯網產業應用提供對接和信息支撐平臺。
目前NIC4Earth已經具備100PB的綠色云存儲能力,并配套提供大規模分析能力和全網接入的網絡連通環境,初步形成了“存算傳+安全” 一體化的國家對地觀測專用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并建立了嚴格的數據確權、安全等級保護、數據版權追溯、數據訪問審計等數據權益監管機制。

藍光存儲作為華錄集團核心技術,已經發展到單張光盤500GB存儲能力,成為中國自主可控的大容量存儲介質。藍光存儲使用400納米藍光波段在標準光盤的物理尺寸上實現雙面、多層、永久保存的技術。目前可以實現保存時長50-100年,長期保存數據的能耗是硬盤的千分之三,數據保存30年的存儲成本是硬盤的6%。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的數據是國家極為重要的價值數據,需要長期保存,而藍光存儲的特性可以極大地為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存儲及開發使用數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易華錄作為華錄集團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已將華錄的藍光存儲技術轉化成我國各地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基建——數據湖。數據湖是以藍光存儲為底座,同時兼容半導體、磁帶和硬盤存儲,即超級智能存儲,實現對存儲全場景訪問和讀寫的需求。超級智能存儲能響應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所有數據的存儲、技術和分發。易華錄可通過模塊化方案快速部署數據中心,以便響應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未來在國內、甚至全球特定地點設立數據中心的需求。
易華錄天津津南數據湖占地120畝,擁有兩棟數據中心樓共計2500個機架。該數據中心產業園區具備數據存儲、數據開發利用和科學計算等功能。除了超級智能存儲和計算服務等基礎設施服務,還為包括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在內的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國央企等提供了數據的確權、數據安全保護、數據受托存儲/治理/交易等服務。
易華錄作為央企監管上市子公司對接國家戰略,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和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的領導下,易華錄與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迅速形成戰略合作,并將發揮央企使命,確保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的數據得到保護以及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賦能我國數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