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工作組、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GINEA)、中國智慧城市工作委員會等機構領導專家來到易華錄舉行授證儀式并召開座談會。

此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運用專業嚴謹的評價體系對易華錄的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易華錄以過硬的實力、豐富的創新方式、領先的服務理念摘得該領域全國首張一級證書。
易華錄取得“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一級證書”,為我國數字經濟從業企業發展樹立了榜樣,提供了數字化轉型評價的模式樣板;同時也為數字中國建設及各地園區、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管理及賦能體系;是大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助力力量之一。

在易華錄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與會領導專家參觀了華錄集團產業展廳,了解華錄集團及易華錄的發展歷程,以及在大數據收、存、治、用、易等領域取得的核心能力和實踐案例。易華錄作為一家以數字經濟產業為核心的企業,歷時多年深耕細作,為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貢獻了智慧力量,特別是“超級智能存儲”系統,為交通、公安、醫療等眾多領域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底層存儲技術支撐。

座談會中,易華錄高級副總裁梁敏燕向與會領導介紹易華錄的發展情況。她表示,易華錄作為一家央企控股上市子公司,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擔當推進公司核心業務發展。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易華錄主動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紅利:充分挖掘“央地”合作潛力打造的數據湖平臺為地方政府及當地企業提供光磁融合存儲、數據清洗脫敏、數據資產化等服務,推動地方數字政府建設長足發展;“數據銀行”業務定位為數據要素價值化、資產化、市場化平臺,實現數據的供需拉通,打造賦能數據要素融通創新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建設性探索實踐;藍光存儲服務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規劃布局新型數據中心和新型算力中心,定位為大數據“存、管、用”的安全云、自主可控的信創云、國資監管的國資云、開放共贏的行業云。
能夠獲得首個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一級證書,同時成為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理事成員單位,易華錄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同時也將以更大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做好大數據產業領域業務,推動公共大數據融合開放,深化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海量數據存儲、計算、城市大腦等大數據增值應用輸出智慧力量。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劉鋼在聽取梁敏燕介紹后,對易華錄的發展表示高度贊賞,對易華錄此次取得我國首張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一級證書表示祝賀,這對于我國大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都帶來了新的動能,為數字化轉型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打開了新的一頁,同時劉鋼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促進大數據企業規范化、系統化發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聯合多家單位在全國啟動“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行動。
過去,我國在信息化方面的評價一直依賴于西方標準體系,嚴重制約我國信息化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國家提出要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并積極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充分表明大數據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市場機會很多,開展全國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工作正逢其時。
黨的二十大為我國大數據產業體系評價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第一套完整的大數據產業評價體系,這將有利于我國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各級政府的大數據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等方面的科學管理和強鏈補鏈及精準招商提供有效支持,為各級政府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的體系工具,也為各領域開展大數據及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和依托平臺。

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GINEA)秘書長曹曉兵介紹,GINEA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為業務指導單位,聚焦“雙碳”與“AI”,推動相關領域的產學研聯動、科技交流合作、行業標準制定、標桿案例打造、商業模式復制推廣以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五位一體(科技+產業+平臺+場景+運營)”的生態雛形。為持續合規、健康發展及更好發揮產業聯盟的引導作用,根據《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章程》相關規定和工作計劃,我們邀請易華錄成為聯盟的理事會員單位,通過強強聯合,推動聯盟在大數據產業、綠色低碳等領域的積極作用。
希望易華錄能夠以此次取得的證書為契機,把評價賦能體系傳導給下屬企業和園區,帶領各關聯企業及各關聯園區都成為各地大數據及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和榜樣,我們聯盟也會把易華錄的優秀服務能力和產品帶到各地政府及各會員單位。


座談會后,劉鋼代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向易華錄頒發全國首張國家級大數據企業服務能力評價一級證書。

曹曉兵代表綠色智能新經濟產業聯盟(GINEA)授予易華錄理事成員單位榮譽證書。
編輯:韓鵬飛
審核: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