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元宵佳節之際,以色列駐穗總領事勞霈樂先生簽發了一批學生簽證,又一批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優秀學子即將啟程前往以色列理工學院繼續深造。2021年,第一批廣以學子畢業,記者獲悉,在149名本科畢業生中,有近八成畢業生獲國外一流大學錄取深造。在赴海外深造的學生當中,入讀全球排名前30位大學的學生超過一半,入讀全球排名前100位大學的學生達97%。
“創新”的種子在研究型大學深深扎根
2016年12月,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從此,這所由全球著名高等學府以色列理工學院與汕頭大學合作辦學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在汕頭扎下根來,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一所理工科中外合作大學,也是以色列理工學院創建的中國校區。
“建設成為一所具有國際公認高水平教育、創新能力的研究型大學,是建校初始定下的目標。”廣以副校長林丹明告訴記者,為凸顯“研究型”的定位,廣以在很多方面進行了規劃和建設。
“在招聘教師上,我們以較高的科研標準招聘教師,不僅要求教師在教育、研究和創新三個方面同時扮演重要角色,更強調充分發揮三方面活動所產生的協同優勢。” 林丹明介紹,廣以60%以上教師由以色列理工學院派出,其他教師遵循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學術標準,在全球進行招聘。在廣以,教師既要成為發現新知識、創新思維和方法的活躍研究者,也要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創新,成為學生的榜樣。
為給開展實踐教學和高水平科學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廣以持續購進世界一流水平的實驗儀器與設備,目前,北校區已建成分析化學實驗室、環境工程實驗室、微生物工程實驗室等大型教學實驗室,以及綠色催化化學實驗室、環境可持續性實驗室、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核心實驗室等49個科研實驗室。
記者采訪了解到,2018年,成立只有兩年的廣以就被列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成為入選該項計劃最年輕的高校。去年,該校又新獲批廣東省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新增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有了更加良好勢頭。
“5年多的時間,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創新’的種子已在廣以深深扎根。”在廣以校長、中科院院士龔新高看來,一系列建設成就,既體現了政府對學校的支持,更反映了學校的實力,體現了全體教職員工這些年的不懈努力。
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廣以給我帶來了科研啟迪和方向指引。”廣以2017級學生曾育穎本科畢業后選擇留在廣以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談及這一選擇,他告訴記者,上高中時,他對未來有很多想象,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走上科研這條道路。來到廣以之后,曾育穎接觸了許多有趣的課程,慢慢地對科研產生了興趣。去年10月,他在“金灣杯”第八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和團隊成員憑借“蝗蟲蛋白質提取”項目獲得獎項。
作為廣以首屆本科生,曾育穎與學校共同成長,攜手同行,并通過不懈努力,交出人生征程上一張靚麗的“成績單”。記者獲悉,在廣以,學生們不但掌握了學科的基礎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而且深刻領略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獨具特色的創新創業理念,也逐步養成了“不留下任何空白”科學素養、“容許自己失敗”的人生信念。在曾育穎看來,四年的廣以學習生活,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重塑了自己。
“今天,你們選擇了面向未來的廣以,廣以將帶領你們直面未來的挑戰。”在2021年度廣以開學典禮上,龔新高曾對同學們表達殷切寄語,希望同學們勇于探索,敢于創新。龔新高告訴記者,獨立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是未來科研人才必備的素質。廣以成立的愿景之一就是提升廣東省乃至全國的創新水平及競爭力,為國家進步發展、為人類福祉作出貢獻。“敢于提問,容許失敗”,大膽追尋創新,也成為廣以人自帶的“DNA”。
來源:汕頭日報(記者:陳文惠)
【來源:網信汕頭】